中國3月原鋁產量同比增加4.0%至278萬噸
西鋁—西鋁鋁產業電訊:據北京4月17日消息,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原鋁(電解鋁)產量同比增加4.0%至278萬噸。
第 一季度產量總計為81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0.3%。
數據并顯示,中國3月十種有色金屬--包括銅、鋁、鉛、鋅和鎳--產量同比增加3.0%至455萬噸。今年第 一季度產量同比增加2.4%至1,339萬噸。
其他幾種有色金屬包括錫、銻、鎂和鈦。
SMM此前公布的基本金屬3月產量數據顯示:3月(31天)國內電解鋁產量302.7萬噸,同比減少2.7%,年化運行產能3564.0萬噸,較去年3月年化運行產能規模減少100.1萬噸。
2018年第 一季度國內電解鋁總產量為876.4萬噸,同比減少2.5%。2018年首季,受鋁價下跌、鋁企虧損影響,新增產能投放放緩,且取暖季限產產能復產速度較慢,包括河南、山西、山東等省鋁廠實際復產產能規模不足30萬噸/年,待復產產能超過50萬噸/年,且華仁、華磊、百礦、蒙泰、創源等新增置換產能投產速度放緩,造成實際運行產能規模較去年同期不增反減。
進入4月以后,雖然有產能列入投產計劃,但實際料對新增產量貢獻量有限。 預計4月(30天)電解鋁產量為297萬噸,同比減少2.4%,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繼續維持低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制裁下俄鋁的不確定性讓這巨量的存貨成為一件懸而未決的事情。至少從1990年代開始,隨著蘇聯解體,商品出口被觸發,俄羅斯的鋁成為了全球鋁庫存的重要組成部分。荷蘭鹿特丹和弗利辛恩是全球較大的兩大俄鋁囤積地。
目前,手中持有俄鋁“舊貨”的交易員,只能將手中的庫存先轉移到LME。據彭博社報道,上周四,也就是4月12日, LME接納了來自鹿特丹和弗利辛恩的大批俄鋁庫存,噸位規模為過去四年來的第二大。
這些持有俄鋁的人或在4月17日加緊庫存轉移這一動作。根據LME此前發布的通告,4月17日之后,這些鋁庫存如果還想再進入LME,存貨者還必須提供證明,這些鋁是在4月6日之前生產。
不過,Dinsmore提到,“這些鋁在美國難以有其他選擇,你無法把它賣掉。但在美國市場之外,俄鋁的需求很高。”他認為不必對此過于緊張。
另外,對俄鋁來說,不僅貼有其標簽的原鋁產品受到交易限制,其股價也在美國制裁后遭遇重創。美國宣布制裁后的首 個交易日,即4月9日,俄鋁就遭受重創,下跌50.63%。4月16日,俄鋁迎來制裁后第二大單日跌幅,下跌逾30%。
美國宣布制裁至今,俄鋁已累計下跌近67%,市值蒸發近470億元。 來源:國家統計局
(重慶西鋁信達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整理供稿)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