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熱傳輸材料,打開新能源汽車新空間!
西鋁-西鋁鋁產業電訊:近日,中航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新能源視角下,鋁熱傳輸材料行業有望迎來量利齊升。鋁熱傳輸材料是什么?發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鋁熱傳輸材料?
鋁熱傳輸復合材料是以鋁錳 3 系合金為基礎核心材料,即芯材,利用軋制復合工藝使芯 材和其他一種或一種以上物理、化學性能不同的牌號的鋁合金在接觸面上形成冶金結合的新型鋁合金材料。
與單一金屬相比較,不同金屬的結合可以使其物理、化學性能更優越,熱膨脹性、導熱性、強度、耐腐蝕性、導電性可得到很大提高。
它一般由芯材和復合層構成:芯材由鋁錳 3 系鋁合金構成,起強度支撐和散熱作用;復合層由鋁硅 4 系合金或其他牌號的鋁合金構成,起到釬焊或改善整體材料性能的作用。鋁熱傳輸非復合材料主要是由單種鋁合金通過軋制工藝制作的鋁合金材料。該材料一般和鋁熱傳輸復合材料配套使用,用于制造各種釬焊式熱交換器和汽車零部件。
鋁熱傳輸材料的應用
鋁熱傳輸材料廣泛用于空調、汽車熱機器、鋰電池冷卻系統等領域。
其中汽車熱交換器是主要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汽車空調器、水箱、油冷卻器、中間冷卻器和加熱器等。據悉,一輛汽車通常擁有10個以上的熱交換單元。
汽車用鋁熱傳輸材料前景可觀
隨著新能源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車用熱傳輸鋁合金復合帶(箔)也獲得了飛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上升、汽車“鋁化”升級,是鋁熱傳輸材料市場兩大增長動力。
1、新能源汽車帶來增量市場
鋁熱傳輸材料一大應用領域為交通運輸行業,以華峰鋁業為例,其下游需求結構中,2019年交通運輸占比高達87%。
從成效來看,鋁熱傳輸復合材料制造熱交換器可使汽車熱交換系統減重約40%,且大幅提高熱交換效率。
新能源汽車本身的熱交換系統對鋁熱傳輸材料的用量相比較于傳統油車,幾乎增加了一倍,再算上新能源電池、電控系統散熱等需求,鋁熱材料需求用量將明顯提升。
CM公司發布的《2016-2030年中國汽車行業鋁需求評估報告》,以及公司披露的2021年9月投資者調研紀要,傳統燃油汽車(ICE)熱交換用鋁約10kg,純電動汽車(BEV)熱交換用鋁約為20kg。
最后經申萬測算,汽車熱交換系統用鋁需求:預計2023年中國、全球汽車熱交換系統用鋁量分別為17.1、142.1萬噸,2020-2023年復合增速分別為17.2%、9.9%。
2、液冷系統重要性日益提升
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大量熱,溫度過高造成電池壽命降低并有熱失控風險。電池冷卻技術主要分為空氣冷卻、液體冷卻和相變冷卻,其中液冷2022年在電動車占比約55%;儲能領域正加速應用,據GGII預計,儲能液冷占比將從2021年的10.8%提升至2025年的45%左右。從終端應用看,特斯拉V3增壓器充電設備液冷散熱設計相比第二代峰值功率高72.4%;比亞迪搭建了模塊化液冷電池儲能系統技術平臺;寧德時代CTP3.0電池在兩塊電芯中間加水冷板。
3、動力和儲能需求快速增長
假設2025年我國/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33%/21%,鋁熱傳輸材料單車用量22.5kg,其中電池部分12.5kg,則2025年電動車電池冷卻板拉動鋁熱傳輸材料需求約26萬噸,2020-25年CAGR約46%。此外,儲能液冷滲透率提升帶來增量需求,GGII預測2025年國內電化學儲能裝機量有望超過50GWh,而2020年底為4.4GWh。
(重慶西鋁信達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整理供稿)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