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好揚帆——西南鋁“雙百改革”系列報道之五(壓延廠篇)
西鋁-西鋁鋁產業電訊:雙百改革”啟動以來,壓延廠迎難而上,眾志成城,開拓進取,譜寫了一曲氣勢恢宏的改革之歌。
改革中,壓延廠挺進“深水區”,敢啃“硬骨頭”,通過生產管控、薪酬激勵、人才培養多項改革,實現多點突破,改革成效逐步顯現。
化零為整 精準管控
壓延廠是西南鋁規模最大的生產廠之一,擁有大溝和厚板兩個生產廠區,由于產品線復雜、生產部門較多,隨著“雙百改革”的推進,管理機構人員冗余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2019年9月,為了解決行政機構復雜、管理機構冗余的問題,壓延廠決心改革生產管控模式。
——把生產準備組和調度室下沉到壓延制造部、厚板制造部,與一線單位緊密結合,實現服務到位。同時,撤銷檢驗中心行政編制,合并到技術質量科,減少了管理單元。
——撤銷原電氣車間、機械車間,成立維護保障部,將設備管理科去職能化,讓設備檢修、備品備件計劃、升級改造等職能劃入維護保障部,將相關人員下放現場,以利維護保障部集中優勢資源,解決“急、難、險、重”設備問題。
——保留設備管理科裝備建設策劃、外部協調、備品備件管理職能,主要負責新裝備建設、土木工程、體系審核、資產管理以及外委加工、外委檢維修、技術交流等對外聯絡事宜。同時,將維護保障部機電備件管理權收歸設備管理科統一管理,建立廠內設備備件庫,實行廠內備品備件進出庫管理。
——設備運行監管、檢維修計劃職能劃入生產計劃科,作為生產性資源統一管理。生產計劃科是裁判員,設備系統是運動員,設備什么時間定檢定修,由生產計劃科說了算,設備系統具體負責執行。設備運行指標和績效評價方式也是由生產計劃科負責設計和統計,報綜合辦成本核算中心進行考核。
通過這種“化零為整”的管理改革,壓延廠做到了合并但不一刀切,既精簡了人員編制,又使生產運行效率獲得了極大提高。除了將設備管理科去職能化,壓延廠還利用“區域化+專業化”模式,對各生產線開展點巡檢標準化和定檢定修模式的檢修改革。
以前,壓延廠是以“等著出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的維護檢修模式為主,現在是把設備維護區域分為一區(壓延)、二區(精整)、三區(厚板)、四區(新線),實行區域化管理,并成立了一支專業的檢修組對4個區進行專業支持、專項檢修、重點電氣設備管理。
以“區域化+專業化”的檢修模式為支撐,壓延廠改革點巡檢標準化和定檢定修模式,推行復雜機列由相對專業的人員專職負責、簡單機組逐步由生產人員負責的點巡檢管理制度。點巡檢人員或機組將發現問題、處置問題數量納入專項獎勵,進一步激發了點巡檢人員主動發現問題的積極性,積極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們堅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修,就像是汽車定期進入4s店保養一樣,目的是降低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的幾率,盡可能未雨綢繆,避免后事補救,這樣就大幅提高了生產運行效率。”壓延廠廠長張思平說。
2019年,壓延廠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產管控模式改革,使設備可開動率達到了95.71%,設備故障率降低到了0.54%。
轉變觀念 嚴控質量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更是壓延廠產品價值提升的根本。沒有穩定的高品質產品,壓延廠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工廠增效、員工增收就只是一句空話。張思平意識到,壓延廠要真正提高產品質量,必須要進行質量管控體系深度變革。
壓延廠從改變職工思想入手,強力推行“立足現場,提升質量和產量”和“工藝持續優化是綜合性工程”的質量觀,引導職工樹立“產品是在現場制造出來的,不是在辦公室寫出來的,也不是通報考核出來的”和“工序優化不是簡單地減少工序、縮短時間,也有可能是增加工序、增加時間”的認識,全力提高產品質量。
“要想提質增效就必須劃分清楚并層層壓實各級生產責任。要想向瓶頸工序要產量,向穩定性要質量,向新產品要市場,就必須要改變以完成任務為目標的生產理念”。張思平表示。
壓延廠不斷壓實職能科室責任,在產品成品率、質量外異率上不斷加碼,增加各科室的內部質量指標,分梯度作為月、季、年度考核業績指標,建立了每月“區域質量問題發現和解決數”硬性指標,目的是解決“好人主義”和“不敢斗硬”現象。
同時,壓延廠對制造部的考核,由成品率指標改變為“技術廢品率”,幾何廢料損失與職能科室掛鉤,技術質量科承擔幾何廢料降低的工藝優化責任,生產計劃科承擔投料成品率的責任,設備管理科承擔因設備運行問題造成損失的責任。
“技術質量科在質量管理上要去職能化,重點放在日常管理上,制造部重點放在解決現場問題上。這樣一來,各個部門責任清晰,分工明確,質量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升?!眽貉訌S副廠長王理表示。
2019年,壓延廠總產量同比提升1.54%,綜合成品率同比提高2%,質量外異損失同比降低10%,技術廢品損失同比降低16.5%。由于出色的質量工作,壓延廠“降低29#技術廢品”項目榮獲中國質量協會2019年第二屆中央企業QC小組成果發表賽三等獎。
勞者多得 正向激勵
長期以來,壓延廠面臨著職工結構不合理、激勵機制相對不完善的問題。為了提高職工積極性和主動性,打破吃“大鍋飯”的現狀,壓延廠建立了“按勞分配”的薪酬機制。
“按勞分配”不是簡單的按勞動量進行分配,而是要充分考慮其工作難度、工作業績,建立“干好干壞不一樣,只有功勞沒苦勞,想要輕松少拿錢”的薪酬分配機制。
臟苦累險一線生產工作崗位的勞動強度比一般崗位高,壓延廠“按勞分配”分配上,首先向臟苦累險一線生產崗位傾斜。但這部分崗位的薪資待遇一直較低,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也不高?!拔覀兎峙湎蛞痪€傾斜,目的就是要把人人都躲的工作努力變成爭先恐后的‘美差’”。壓延廠黨委書記吳文峰表示。
為了更好完成汽車板開發任務和盡快實現產業化,壓延廠以表面處理制造部為基礎成立了汽車板產品工程師團隊,他們通過了解客戶需求、協調保障資源等措施,對汽車板訂單執行全流程管理,并實時跟蹤售后質量問題,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肯定。
“團隊收入和產品質量、產量直接掛鉤,促使我們主動了解客戶需求,及時跟進客戶提出的售后問題,確保第一時間保質保量滿足客戶的需求?!眽貉訌S汽車板項目組團隊副組長陳志強說。
在表面處理制造部試行技能工資制、關鍵管理和技術崗位試行業績工資、組建主導產品工程師團隊、試行標準噸生產計酬模式......壓延廠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薪酬激勵改革,使職工的技能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成績直接反映在工資薪酬上,大大激發了企業的活力。
隨著“雙百改革”各項措施的落實落地,壓延廠將堅定履行“強軍首責,自主可控”的政治任務,以建設“高合金大規格板帶材制造基地”為己任,繼承和發揚“團結、拼博、奮進”的壓延精神,以“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勇氣,不斷打造競爭新優勢,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重慶西鋁信達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整理供稿)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