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熔煉過程
西鋁—西鋁鋁產業電訊:裝爐→熔化(加銅、鋅、硅等)→扒渣→加鎂、鈹等→攪拌→取樣→調整成分→攪拌→精煉→扒渣→轉爐→精煉變質及靜置→鑄造。
裝爐:正確的裝爐方法對減少金屬的燒損及縮短熔煉時間很重要。對于反射爐,爐底鋪一層鋁錠,放入易燒損料,再壓上鋁錠。熔點較低的回爐料裝上層,使它最早熔化,流下將下面的易燒損料覆蓋,從而減少燒損。各種爐料應均勻平坦分布。
熔化:熔化過程及熔煉速度對鋁錠質量有重要影響。當爐料加熱至軟化下榻時應適當覆蓋熔劑,熔化過程中應注意防止過熱,爐料熔化液面呈水平之后,應適當攪動熔體使溫度一致,同時也利于加速熔化。熔煉時間過長不僅降低爐子生產效率,而且使熔體含氣量增加,因此當熔煉時間超長時應對熔體進行二次精煉。
扒渣:當爐料全部熔化到熔煉溫度時即可扒渣。扒渣前應先撒入粉狀熔劑(對高鎂合金應撒入無鈉熔劑)。扒渣應盡量徹底,因為有浮渣存在時易污染金屬并增加熔體的含氣量。
加鎂與加鈹扒渣后,即可向熔體中加入鎂錠,同時應加熔劑進行覆蓋。對于高鎂合金,為防止鎂燒損,應加入0.002%~0.02%的鈹。鈹可利用金屬還原法從鈹氟酸鈉中獲得,鈹氟酸鈉是與熔劑混合加入。
攪拌:在取樣之前和調整成分之后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攪拌。攪拌要平穩,不破壞熔體表面氧化膜。
取樣:熔體經充分攪拌后,應立即取樣,進行爐前分析。
調整成分:當成分不符合標準要求時,應進行補料或沖淡。
熔體的轉爐:成分調整后,當熔體溫度符合要求時,扒出表面浮渣,即可轉爐。
熔體的精煉:變質成分不同,凈化變質方法也各有不同。
(重慶西鋁信達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整理供稿)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