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體積大于地球的系外行星中 1/3幾率存在水
據《每日郵報》8月17日報道,一項新研究表明,體積大于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
科學家們表示,任何體積是地球2-4倍的太陽系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組成部分——水,這預示著它們可能存在地外生命。對來自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蓋亞衛星的數據分析表明,流動或冰凍的水可能占到這些系外行星質量的一半。相比之下,水僅占地球質量的0.02%。
到目前為止已發現的4000個已被確認或正在候選的系外行星按尺寸分為兩類。一類的半徑平均大約是地球的1.5倍,而另一類約為2.5倍。
美國哈佛大學首席研究員曾黎(音譯)博士說,“了解到有這么多系外行星存在水,這是一個巨大的驚喜。我們已經研究了質量與半徑的關系,并開發了一個可以解釋這種關系的模型。”這個模型基于他們最近從蓋亞衛星獲得的系外行星的質量和半徑數據。其妙處就在于它解釋了這些已有的數據是如何與行星的構成聯系起來的。
這種模型表明,較小的行星往往是巖石行星——它們的質量通常是地球的五倍。而較大的行星,其質量通常是地球的十倍?!翱赡苁撬行??!痹┦空f。他們在波士頓的Goldschmidt國際會議上介紹了他們的發現,并解釋稱:“這的確是水,但不同于地球上常見的水?!彼硎?,這些行星的表面溫度預計在200到500攝氏度之間,他們的表面可能覆蓋有主要成分是水蒸氣的大氣層,下面有液態水層,更深入地表,水會變成高壓冰。
1992年圍繞其它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發現激發了人們的興趣來了解這些行星組,以確定他們是否適合生命的進化。
曾博士說:“我們的數據表明,在大于地球的所有已知系外行星中,約有35%應該是富含水的。它們的形成方式,可能與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的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在地面光譜學(ground-based spectroscopic)跟蹤的幫助下,新發射的TESS(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將會發現更多這類行星。新一代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有望描繪部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對于那些對這些遙遠世界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p>
麻省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該任務的副科學主管薩拉?西格爾(Sara Seager)教授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神秘的中型系外行星可能富含大量水。希望未來的大氣觀察,可以支持或否認這一新發現?!?/p>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