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在太空中會長高?在太空中的變化不止這一個
有說法稱,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宇航員的身高會增加。這一說法看似不可思議,但其實有科學道理。那么,在太空中宇航員為什么會“長高”呢?除了“長高”外,宇航員的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宇航員在太空中為什么會“長高”?據環球網報道,讓宇航員的身高像橡皮筋一樣被拉長的是重力的作用。在地球上,人的脊椎受體重所壓而收縮,體重是地球重力牽引人體的力量。在地球上空400公里軌道運行的國際空間站上,地球重力幾乎不產生影響,因為在這里沒有體重,隨著脊椎變長,身高也變高。但據央視網報道,雖然失重環境中,人體可以“長高”7~8厘米之多,不過這種“長高”不僅會在宇航員返回地球時被打回原形,也容易引發宇航員脊柱疼痛,甚至引發腰椎間盤突出。
除了長高以外,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宇航員的身體還會發生其他變化。
據央視網報道,長期在太空中生活會給宇航員的肌肉、骨骼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人體失重后,作用于腿骨、脊椎骨等承重骨的壓力驟減,同時,肌肉運動減少,對骨骼的刺激也相應減弱,骨骼血液供應相應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成骨細胞功能減弱,而破骨細胞功能增強,使得骨質大量脫鈣,這些鈣經腎臟被排出體外。
骨鈣的丟失會導致兩個后果:骨質疏松和增大發生腎結石的可能。長期失重還可能使對抗重力的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宇航員在長期的航天飛行中加強肌肉鍛煉可以延緩這種肌肉萎縮,回到地面重力環境中后,積極進行肌肉鍛煉可以逐步使肌肉萎縮得到一定的恢復。
此外,參考消息網也曾報道,缺少重力會改變血液和其他體液在身體內的自然流動,導致所有體液向上移動,這會在身體一些區域造成壓力升高和腫脹,尤其是眼睛后部,從而導致視力問題。另一個嚴重問題是輻射,在地球磁場范圍內,人類不受威力巨大的太陽所發出的大部分輻射的傷害,但在地球軌道上,人更容易受到輻射影響,這種持續暴露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