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龍船艇一艘鋁合金雙體高速客船完成龍骨鋪設
西鋁—西鋁鋁產業電訊:5月10日,澳龍船艇科技有限公司為珠海九洲船務有限公司建造的272客位鋁合金雙體高速客船 “新海亮”號舉行鋪龍骨儀式。
“新海亮”號是澳龍船艇與珠海九洲控股集團所屬船務公司繼“新海威”號后的又一次攜手合作。該型船總長39.77米、型寬10.25米、設計航速27.5節,其外觀流暢,耐波性、操縱性、快速性、安全性、舒適性兼具。
據悉,澳龍船艇是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鋁合金船艇制造商Austal合資設立的子公司,繼承了Austal的設計理念和建造工藝。“新海亮”號的建造標準將完全參照Austal同等船艇水平,鋁合金焊接質量和工藝水準將超過行業標準。Austal將派駐質量和工藝團隊進駐澳龍船艇,江龍船艇也將提供一批骨干生產人員支持“新海亮”號的建造。
瑞士尋獲新型抗腐蝕材料,盼提升鋁電池應用與效率
2018-05-14 08:47:35 來源: TechNews科技新報
科學家致力于發展低成本、高效與安全電池,而身為鋰離子電池后起之秀,也有不少科學家關注并不斷研發鋁電池(aluminium batteries),其中瑞士聯邦材料科學技術實驗室(Empa)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已找出兩種材料,可望提升鋁電池效率與增加用途廣泛性。
根據在《Advanced Materials》報告,氮化鈦(titanium nitride)與聚芘(Polypyrene)為良好替代材料,前者為導電性高與耐腐蝕性強的合成陶瓷材料,由常見的鈦和氮元素組成,且易于制造;后者則為碳氫化合物,儲存容量可與石墨相競爭,可做為電池正極材料。
由于鋁電池電解質腐蝕性極強,甚至可腐蝕不銹鋼與金,因此科學家正在尋找替代材料或是抗腐蝕材料。而氮化鈦可是說是該研究的突破口,該材料比不銹鋼更有效阻擋腐蝕性電解質,同時也能以薄膜生產,如此一來就可以覆涂在電池上的聚合箔(polymer foils),ETHZ 功能性無機材料教授 Maksym Kovalenko 認為,研究可進一步提升氮化物的多功能性。
科學家已成功在實驗室打造氮化鈦鋁電池。Kovalenko 指出,氮化鈦也可以用在金屬導體,甚至能將其印刷在塑料上,其潛在應用也不限于鋁電池,也可用在鈉基電池、鎂基電池或高壓鋰離子電池。
(重慶西鋁信達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整理供稿)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