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也跨界 應用何其多
通信衛星:
“看家本領”不止這些
嚴格地說,金融業使用通信衛星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靜止軌道通信衛星除了我們常見的電視轉播任務,還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通信中繼。衛星通信是全球主要的遠距離通信手段之一,我國的民航、鐵路、石化、水電、海關當然還有銀行和證券等金融部門也都建立了專用衛星通信網,主要使用VSAT系統建立地面站。
有資料顯示,中國金融衛星通信網絡于1989年開始建設,1990年正式開通業務,他們專門租用衛星轉發器承擔電子聯行、證券交易和金稅等核心金融業務。衛星通信是金融業主要的通信手段之一,直到建立在大容量光纖上的互聯網全面普及,才居于次要的備份地位。
既然如此,印尼人民銀行的衛星又有什么獨到之處呢?印尼是千島之國,居民分散在眾多島嶼上,基礎通訊設施建設十分不便,印尼人民銀行針對國情決定購買一顆自己的通信衛星,其信號可覆蓋整個印度尼西亞,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通信業務,專屬衛星還有助于該銀行搜集客戶的金融交易活動,更好地進行信用評估分析,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印尼金融機構面對本國并不樂觀的通設施購買了專用通信衛星,但仰望星空的并非只有印度尼西亞人。
美國著名的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聲稱,他們在努力讓這個世界上尚未上網的人連接互聯網。
目前,Facebook 公司已經租用了以色列制造的AMOS-6 衛星,計劃用它為非洲廣大地區的人們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該公司的免費上網計劃就是主要建立在租用和專用的通信衛星上,該計劃將助生活在基礎設施落后的廣大地區的人們連接互聯網,從而擴大Facebook的用戶群體。
如果說Facebook 對衛星的應用還是有些墨守成規,那么英國首富理查德·布蘭森牽頭成立的OneWeb 公司則要激進得多。OneWeb公司計劃在近地軌道上發射約900顆小型通信衛星,為通信接入便的邊遠地區或在大型災害發生時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他們還將為商用和軍用飛機以及其他一系列移動接入終端提供廉價和低延遲的高速互聯網接入。
然而建立在低軌道通信衛星星上的移動互聯網并非OneWeb一家公司的夢想。著名的SpaceX 公司同樣啟動了類似的項目,并得到了Google公司的支持。與此同時,我國也有信威等公司正在研究動低軌道通信衛星星座的實施,這些公司的衛星移動互聯網方案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互聯網的認識。
遙感衛星:
正是“百花齊放”時
通信衛星大有可為,而遙感氣象衛星也正“百花齊放”。其實,遙感衛星除了我們熟悉的那些“面孔”,還有很多張低調炫技的“臉”。
我們常見的遙感衛星拍攝了不計其數的地球照片,那么,它能否從太空拍攝視頻呢?傳統遙感衛星是無能為力的,而美國Skybox公司的小型遙感衛星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該公司的衛星從太空拍攝了大量地面視頻,片段最長時間可達90 秒觀看太空衛星拍攝的視頻,不僅給人們帶來“蒼天有眼”的新奇感受,而且隨著小衛星星座的建成和重放周期的縮短,也帶來接實時的全球監視能力,對車輛、飛機、船只和軍艦進行及時可靠的追蹤,這項能力很可能和衛星導航一樣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外,遙感衛星的監視用途更是千奇百怪,比如我們常見的霧霾現象,它的來源一向是個多方糾纏的問題。遙感衛星可以動態對氣溶膠、顆粒物和污染氣體的濃度進行監測,監控沙塵、燃煤、汽氣和秸稈焚燒等污染來源,有效地對空氣質量進行監視,為控制排放源和提高空氣質量做出貢獻。
另外,胖子多不多,衛星也可以來幫忙。這并不是說遙感衛星已經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胖瘦,而是利用衛星監測地球的夜晚照明情況,根據夜晚人造光是造成肥胖癥的重要原因,來推測出世界肥胖分布范圍的圖景。
要是你以為氣象衛星的本事僅僅是在電視上播報天氣預報那兩下子就大錯特錯了。
比如歐洲的氣象衛星-9 和氣象衛星-10 目前雙星組網,加上星載的傳感器在精度和廣度上有了很大提高,已經可以挑戰天氣預報中最具難度的任務之—:臨近預報。所謂臨近預報,就是使用傳感常頻繁地獲取大氣數據,探測和檢測快速生成的各種沖擊性天氣,諸如雷暴天氣甚至是龍卷風天氣。
高時空分辨率的氣象衛星遙感數據,尤其是風、氣溫和濕度等數據,為推算人體舒適度指數提供了更可靠依據。通過衛星遙感和地面觀測的結合,我國已經可以在上海等中心城市提供人體舒適度預報服務,為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創建宜居生態城市提供科學依據。
另外,衛星在人員救援上同樣大有用武之地,所以說“救星”在古代是迷信,在航天時代卻已經成為現實了。
返回式衛星:
“第二春”依然奪目
傳輸型遙感衛星大行其道,而返回式衛星似乎過時了,不過人們又發掘出其新的用途。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推出了將愛情短信發送到太空的服務。10年后,這些短信會隨著衛星返回地球,10 年之約的浪漫是戀人們對愛情天長地久的最好期待。我們常說名垂青史,可消失的“青史”實在太多了。現在法國一個組織提出了“未來考古鳥”(KEO)的計劃,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空間局的支持,可望留下我們的印記。人們書寫下的感想將被刻入特制光盤裝入衛星發送到太空,按照軌道設計,衛星將在五萬年后再入返回球,它將是貨真價實的古代文物,攜帶的寶貴信息更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帶來不可估量的考古價值,所以它被親昵地稱為“未來考古鳥”。
來源:中國航天報·飛天科普周刊